新年代 http://www.onefeel.net/bbs

湖南一师校友论坛是一师学子的网上家园。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1楼
密密麻麻 发表于:2003/3/25 15:38:47
作者 网命徒 外国有个大人物写了《我的大学》,我是小人物,只好写《我的小学》 了。 想起我的小学还因为这几日老是在梦里回到小学,和同学们一起看《中 国少年报》,学小虎子做好事,听知心姐姐谈心……醒来很能惆怅一阵,不 妨就酸一把。 -= 学校 =- 家在农村,小学自然是农村小学了。现在看到电视上介绍贫困地区,学 校都是破破烂烂的,而我的小学校,虽是快三十年前的了,现在想来,也很 具规模。 一进大门,是一面高高的独立的墙,上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红 色的美术字,特别醒目。旁边是毛泽东的侧面头像,同样闪着红光。墙的另 一面,是雷锋的画像,边上少不了老人家的题词。 拐过墙来就是校园了。中间是宽阔的操场,西边是篮球场,东边有六座 乒乓球台,水泥台面,记得一次打球时,我是手碰在角上,指甲都磕掉了。 挨着乒乓球台的是跳远的沙坑,当然,边上架起横杆,也可以跳高。校园四 周全是房子了,平房。我们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器材室,茶水房,厕所 都在其中。那时候学生多,每个年级有两个班,这样,光教室就有十个。看, 这一圈房子该不算少吧。 印象中的校园是蛮大的,而且平整。秋麦二季,老师们常常当场院用。 最好玩的是冬天,下了雪,我们就在校园里“开拖拉机”。把两脚后跟并着, 脚掌分开,两脚轮流迈进,身后就留下了象轮胎滚过的印痕,很象的。 -= 老师 =- 多数老师都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又几乎都是民办的,穿戴也不好,除 了手上常有粉灰外,和校外肩荷锄头的农民没什么区别。就是这些农民老师, 教育了一拨一拨的孩子。曾有一位体育老师,带着我校的女子排球队打进了 地区三强。现在,他在外省一所体育大学做教授。 还有一位女老师印象也很深,她是下乡的知青,她说普通话,她教音乐, 她叫刘芬。我们背后称她“六分”。那时还没有身材好坏的说法,只觉得她 很瘦,衣服合体而且鲜亮,很耐看。她教过我们很多歌,现在只记得一首, 《送别》。这是首爱情歌曲,那时小,不懂,刘老师在讲台上弹风琴,我们 就扯着脖子使劲干嚎。 刘老师还是唯一住在学校的老师,放学了,偌大的校园里就只剩她一个 人。有时我做完值日往外走,就见她在宿舍前默默地读书,这时候,我就故 意磨磨蹭蹭,以引起她的注意。她总能发现我,兴许是一个人怪寂寞的吧, 每次她都笑着说,来,到我屋里玩。于是,我就顺势跟她进去,猛劲吸那种 好闻的雪花膏味。 -= 同学 =- 首先想到的也是一位女同学。 她的外号叫“蛤蟆嘴”。可能她的嘴大,嘴唇厚,象非洲人的。但那时 我们不知道非洲人也这样,否则她的外号会好听些。 我们只见过蛤蟆。 外号是别人起的,也是别人叫,我从来没叫过她。倒不是我多么懂事, 因为我觉得蛤蟆嘴并不难看,并且除了嘴以外,其他的眼睛啊鼻子啥的也不 难看。有了这种想法,她虽然“不那么难看”,但我却不敢看了。 五年级的时候,上晚自习。那时可能还未通电,每人都拿煤油灯去,点 着,就满墙的人影晃动。也可能是为了省油罢,老师让我们四个人一伙,把 课桌并起来,前面的人回过身去,这样四个人只点一盏灯就行了。我是特高 兴,不是因为省油,是因为我能和“蛤蟆嘴”面对着了!那感觉! 二十多年后,有回我在老家遇见了她的母亲,很想上前问问她的情况, 但终于没有。不知她嫁到了哪里,对于我,谁盘起了她的长发并不重要,主 要想看看她的嘴,真的那么“蛤蟆”吗。 -= 我 =- 我的父亲早就在小学里教书,当我上学的时候,他已是校长,所以同学 们都高看我一眼,我很吃得开:)。 一年级刚入校,老师让我和另外三个同学各喊一声“起立”。因为和老 师很熟,我就比较大胆,声音就比较洪亮,于是老师说,就你了。那一刻才 知道我被“钦定”为体育委员了,而且一干就是五年。 体育委员的主要任务就是上课时喊起立,噢,还有下课时也喊。老师一 进门,我就大声喊“起立!”同学们就都站起来,引得凳子一阵响。老师说 同学们好,我们就说老师好,老师说坐下吧,我们就坐下。有的老师不说坐 下,而是只点点头,这时我就得再喊坐下,于是又一阵凳子响动。 体育委员还有个特权,早晨不用跑操,当然得是高年级的体育委员才行。 我是从四年级开始享受这一殊荣的。我站在操场中间,用哨子吹,一二一, 一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殊荣”的表现就是我不用跑, 只看着队伍的前面,转身子即可,同学们则气喘吁吁地跑。如果我不喊齐步 走,他们是不能停下来的,当然我也不能让他们跑起来没完,老师还管着我 呢! 五年级的时候还发生了件大事。不知跟谁学的(老师的话),我做起买 卖来。我把家里的三四十本小人书统统抱到学校,让班上的同学看,不是白 看,看一本收二分钱。过了几天,改为一分钱一本,因为他们都看得差不多 了,是我硬发到他们手里,硬收钱。 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是一点不假。他们告诉了老师。老 师把我叫到黑板前,让同学们深入揭发,并由我写在黑板上,于是就有了王 大树五分,李小琴一毛,张栋梁一毛二……最后我口算了一下,共两块多钱。 老师命令我把钱交出来,哪还有啊,早挥霍净了——我买山楂片吃了。 小学里的故事其实很多,能想起来,但都影影绰绰的,象在书里看到的, 让我怀疑是在复述别人的事。比如校园里有棵不高却很粗的柳树,上面挂着 一口钟,钟下面吊根绳子,拽动绳子,当当——当当——,是上课;当—— 当——,是下课……
2楼
下雨天 发表于:2003/3/30 10:16:12
这样的日子很让人怀念不是吗?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Powered By 湖南一师校友论坛
Processed in .08887 s,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