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品德培育要从娃娃抓起,对此应该没有疑问,但到底该抓什么,怎么抓,各种文化背景的人做法不尽相同。英国人的一些做法就很有特点。
在英国中小学,道德观念的核心主要有四点:尊重生命,公平,诚实,守信。英国人还普遍重视让孩子领会这样几个社会常识:其一,学会照顾自己,同时不要妨碍他人;其二,如果你靠欺骗方式获胜,那么实际上你已经输了;其三,你不会每次都赢,总有榆的时候,重要的是享受整个过程。
为了让孩子理解这些道理,英国中小学努力创造各种机会,使孩子们能够从心灵深处,从日常学习、游戏和生活中去领悟。多数英国学校每周都组织班级讨论,选取一些学校或者社会上发生的事情,让孩子们共同讨论,自己去领悟和判断对错是非。集体游戏也是一种重要方式,它让孩子懂得照顾与体谅别人,懂得如何与同伴合作。不少小学还鼓励孩子饲养和照顾小动物,绝大多数学校都会组织学生到养老院陪老人聊天,为慈善组织募捐以及参加其他公益或环保活动,培养孩子的爱心和社会交往能力。
很多英国人认为,“道德是被感染的,不是被教导的”。同时,还有不少人坚信,法律能够改变和塑造人的品德。以诚信为例,成熟明晰的法律制度执行久了,众自然会放弃占小便宜,知道占小便宜会吃大亏。比如说大学生贷款,英国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非常容易,但很多学生甚至一毕业就到国外工作,为什么英国银行不担心他们欠债不还?答案很简单:每个英国人一生下来就会得到一个社会保险号码,申请助学贷款、工作收入、领退休金等都得靠这个“信用号”。换言之,这个号码等于个人的社会信用档案密码,将伴随一生。欠债不还,就等于放弃这一系列切身利益。
当然,在任何社会,法律和道德之间总有一些灰色地带,英国也不例外。为此,英国每年都会出台新的法律,防范和惩罚人们的不轨行为。从微观上讲,孩子的启蒙教育最重要了,他们模仿家长的行为模式,家长的好恶在他们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打上深深的烙印。因此,家长的道德观念和道德水准对后代世界观形成就显得越发重要了,教育儿童要从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开始,当他们做“错事”的时候,家长们是不是应该首先反省一下自己呢?可怕的是,如果连家长都不知到错的原因,那可是真的没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