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的故事到底有多少是真实?
——杨家将的真实历史
从小听评书,其中《杨家将》的故事深深印在心中,后来发现许多涉及北宋的故事都少不了杨家将的影子,那些人物在民间可谓耳熟能详。我就常常想,历史中真实的杨家将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如果不是,那么又有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呢?搜寻史书记载,在历史的烟尘中发现真实的杨家将远不如在小说和民间传说中那么神奇,其中杨业、杨延昭、杨文广都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依据,然而大量的故事情节,却是人们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塑造出来的。虽然如此,杨家将三代抗敌的忠勇,依然在北宋历史上少有人及。经过近千年的演义,杨家将的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已成为人们心中不可磨灭的英雄,成为人们一种忠勇卫国精神的象征。
杨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留在了太原。杨信死,以其子杨崇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特殊的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三十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以刘继业的失败而告终。刘继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道为何成为无敌?而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其中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字不过几十字,非常简略。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灭北汉,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命为左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并复其姓名为杨业。宋太宗以杨业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美节制。
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而实际上书诽谤杨业的人,很可能就是潘美。潘美对杨业早就心存嫉妒,这样的心理,在某个特别的时刻就会表现出来。
宋初,宋朝廷试图用对辽战争的办法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奉命驻守代州,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辽景宗率十万大军攻雁门。杨业率军突袭辽军,辽军大败而回。七年(982年)四月,辽军分路攻宋,杨业统军败辽军于雁门关下,斩辽兵三千人,俘万余人。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由于曹彬、米信率领的东路军进攻幽州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此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当潘美、杨业撤军至朔州南面的狼牙村时,辽兵已攻陷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移民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他向潘美进言,上万全之计。杨业见辽兵势盛,不宜同辽兵争锋,主张绕道而行,避开正面强大之敌,于途中的石碣谷布列3000强弩,再以骑兵援于中路,这样就可保证撤退的宋军将士和被迁的四州吏民安全回到宋朝境内。杨业与辽国交锋多年,更深知边境地势,他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判断非常正确。这个作战计划遭到监军王侁、军器库使刘文裕等人的反对。王侁说:“现有数万精兵,不必如此胆怯畏敌,而应直趋雁门北川”,杨业以为这个冒险举动必遭失败。王侁竟指责杨业空有无敌的称号,并诋毁他遇敌有意不战,是怀有异志。杨业作为一个从北汉归降宋朝的将官,最忌讳别人诽谤他对宋朝怀有二心,于是他气愤地说:“我杨业不是怕死,只是认为时势不利,不能让士卒白白死亡而又不能立功,既然你们指责我不去死,我就先死在你们之前好了。” 而作为主将的潘美,也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应该知道在敌众我寡下应采取什么策略。而且此行的任务不是与敌交锋,只是迁移民众。但是在这时,由于嫉妒心理的作怪,他却没有支持杨业的意见。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带兵向朔州进发。临行前,杨业老泪纵横对潘美说:“我此去必定要失利,我杨业本是北汉降将,按理早该被处死了,但是皇上不杀我,反而让我带兵,我不是故意放着敌军不去出击,而是想寻找战机,争取立尺寸之功以报国恩,今天诸位指责我有意避敌,我杨业一定先死于敌人手中。”接着他指着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说:“请你们在此布置步兵强弩,分左右两翼准备救援,待我杨业转战到这里,你们就用步兵两面夹击相救,不然,将会全军覆没”。潘美答应了杨业的请求,在陈家谷口布下了阵,以备救援。
杨业领军拂晓出发,不久便遇上敌军,全军奋战,且战且退。潘美等直等到中午仍未见杨业来,王说:“肯定是杨业打败了辽军,不能让这小子一人抢了头功啊!”诸将一听,带兵就往谷外跑,潘美三令五申也制止不住,只好随着奔过去。可只跑出二十来里,就遇上了前方的败兵,全军顿时大乱,再也不听指挥,转身就往关内逃去。杨业转战至谷口,已空无一人,杨业禁不住抚胸痛哭,仰天长叹:“此遭必死矣”,将士们抱头痛哭。当契丹追兵又蜂拥而至时,杨业身边仅存100多名宋军将兵,感到再战,也是徒劳,便命他们自谋出路,若能生还也好回去把这次战斗的情况向宋太宗报告。众将士为杨业的真诚所感动,皆死战不愿离去。这时契丹兵越围越多,最后部下将官和士兵全部壮烈殉难,七十三岁的老将王贵亲手射杀了数十人,箭打光了,还举着空弓肉搏至死。百余人皆奋战至死,无一人生还,只剩下身负十数处重伤的杨业,仍奋力杀敌,直到坐骑受了重伤不能行动,才被契丹兵所俘,杨业的儿子杨延玉也在这次战役中战死。杨业自被俘后,绝不向契丹低头投降,他想到自己对宋朝一片忠心,却遭到奸臣陷害,以致兵败被俘,无限悲愤,决心用绝食而死来表白自己的一片赤胆忠心。这位威震敌胆的沙场老将,在绝食3天后,死于被押解往燕京的途中。
杨业死后,宋廷听信谗言,抚恤菲薄,只给他五品官应得的一半物品。后来得知杨业是绝食三日而死,非常壮烈,宋太宗才下诏表示痛惜,称杨业“诚坚金石,气傲风云”。当时许多人听了杨业受陷害以及同部下一起英勇不屈壮烈牺牲的可歌可泣的事迹后,都为之流下热泪。为了褒奖杨业为国捐躯的英雄行为,宋太宗追赠杨业为太尉、大同节度使。他的儿子延朗(后改名延昭)、延浦、延训、延环、延贵、延彬亦因此得到升迁。潘美受到削夺三任的处分,王诜则被除名编管。
《辽史》中对杨业的死大书特书,可见他们对杨业的忌惮。而宋朝方面所记载夺取山西四州的功绩,全算在潘美头上。而在《辽史》中却记载杨业夺取了这些城池,辽国与杨业交锋,确实知道他的战绩。可见杨业的善战和功绩。而宋朝的史官却根据奏疏记载记功,埋没了杨业。而杨业最初阵亡的抚恤,反不如比他低的王贵等人,可见有人掩盖了事实真相,可能就是潘美。其中经过正史没有记载,根据方志记载,杨业妻子折氏向宋太宗上书说明真相。宋太宗下诏厚恤杨业家属。潘美被降职,王诜、刘文裕都被削职发配。杨业御下有恩,与士卒同甘共苦,陈家谷血战,杨业曾让幸存的士卒突围,士卒不愿,全部战死。宋太宗有统一天下的雄心,然而用人不当,丧失了杨业这样的勇将,北伐怎么能够成功呢?杨业的死,虽然出于王诜等人阻挠讥讽,但是作为主将的潘美出于嫉妒心理,不发一言,坐视杨业走上死路。实际上是潘美导致了杨业的死,但潘美是国戚宿将,宋太宗也只能大事化小了。但是民间舆论没有放过潘美,在以后民间流传的小说和戏剧中,潘美被描写成一个无能阴险无耻的小人,真是公道自在人心。
这段历史便是小说和戏曲中潘仁美陷害杨继业,致令公被困两狼山,碰死在李陵碑前的故事由来,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多大的差别。正史中的潘美,就是潘仁美的原型,他和杨业一样,是南征北战,为国家力下汗马功劳的虎将。但是陈家谷口之战,潘美的表现却不那么光彩。
第一:当王诜无端怀疑杨业的忠心时,潘美居然不致一辞。此时的他,究竟是一种什么心态?史载杨业镇守雁门关功勋卓著,引起其他边将的嫉妒,并曾上书给皇帝诽谤杨业。那么嫉妒杨业的人当中是否也有潘美?无声就等于默许,莫非他嘴上不说,心里对杨业也是和王诜一样的看法?或者是史书中有意无意地漏掉了潘美当时说过的话?无论如何,潘美的无言客观上对王诜是一种纵容,对杨业则非常不利。
第二:在杨业领兵出击之后,王侁不顾大局的一进一退,作为主帅的潘美竟然都不能有效地加以制止。潘美并非无能之辈,可为什么这时候却对自己的军队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莫非他才是畏懦怯阵?或者他真的是要陷害令公?杨业叹息自己遭奸臣陷害,这奸臣所指当然少不了王侁,但是其中也包括潘美吗?
公平地说,对于杨业之死,潘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曾多次据杨业之功为已有,在杨业死后的受赐与勋衔上又是大做文章,因而后人贬斥潘美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历史上的潘美毕竟是宋王朝的功臣,不象传说和戏曲中的潘仁美那样是一名十恶不赦的罪犯。
史书中找不到潘美故意陷害杨业的确凿证据,他之所以成为遭人唾骂的奸臣,除了其本身确曾有过的龌龊之举外,大致还有以下原因:
第一:潘杨两家素来不和
杨业本是北汉将领,曾与潘美在晋阳之战中兵戎相见。后来虽然杨业归宋,和潘美共事宋主,但二人彼此各怀戒备之心。传说和戏曲中将潘杨不和归因于杨七郎在擂台上打死潘洪之子潘豹,但这只是传说而已。其实作为北汉降将,杨业从根本上就没有得到北宋朝廷的信任,这才是导致杨业败死和死后得不到国家应有的抚恤的根本原因。无论是否会有潘美的陷害,这种悲剧恐怕迟早也都要发生。
第二:著名文人的推动效应
史载,苏辙、欧阳修等人都与杨家有交往。杨业战死的消息传到内地时,苏辙等人曾为杨业打抱不平,并著文褒杨贬潘。杨家子弟杨宝臣逝世后,欧阳修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极力颂扬杨家。故此在当时著名文人的笔下,已经基本形成了褒贬的指向,而这些人的观点,对社会的价值判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从而基本定下了后来文艺作品中潘杨故事的基调。
第三:小说话本和戏曲等艺术形式的推动
文艺作品特别是戏曲小说需要矛盾和故事,需要正反两派典型人物的争斗。这种矛盾冲突越是与国家和民族矛盾联系在一起,就越具有感染力。岳飞的对立面秦桧乃一朝之相,杨业真正的对立面王侁的地位太低,显然不利于完成大矛盾、大冲突的戏剧架构。而潘美是西路军的主帅,有太师之衔,加之其子惟熙之女是宋真宗做太子时的宠妃,即后来被追封的章怀皇后,使潘美正好有了贵妃弄权之嫌。于是乎潘美就从次要责任者上升为主要责任者,指挥失误变成了有意陷害,潘美从前的功劳都被一笔勾销,潘杨之间原本就存在的不和演变成了忠臣抗战、奸佞卖国、贵妃弄权等一系列政治矛盾和斗争。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戏曲故事,就这样正式开锣演出了。
在传说和戏曲中,杨业用名“杨继业”,潘美用名“潘仁美”,这与其说是无意之失,不如说是作者们在斟酌这段历史时,无奈中有意的模糊。
第四: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
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经常遭受侵略的国家,以抗敌保国为内容的文艺作品特别受欢迎。人们在遭受动乱,向往安宁生活的同时,把最美最忠的形象寄托在抗击外侮的英雄们身上,把最丑最奸的形象归结于卖国投降者。传说与戏曲中杨继业之忠烈与潘仁美之奸佞,正是国人价值取向在舞台上的再现。
社会心理的取向决定了有关潘杨作品的内容组成,历史真实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因而使得潘美之误流传千古,“冤”忍至今。而对杨业之死负有最直接责任,最该遭到谴责的王侁却很少被提及,这无论是对杨业,还是对潘美,都是显失公平的。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最壮烈。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 (958 —1014),本名延朗,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也成为一个职业军人。
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延昭为先锋,时年二十九岁,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又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契丹贵族又一次向宋朝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宋军节节失利。当时杨延昭正守卫遂城(今河北徐水县东),九月初,辽军攻遂城,杨延昭等人飞书告急,请求增兵为援。河北大将傅潜畏怯不敢出,遂城遂为辽军所困。遂城城小无备,辽军攻围甚急。杨延昭虽指挥部队将他们一次又一次打退,而由于萧太后亲临城下,自执桴鼓督战,矢飞如雨,危势并不稍减。城中守军不满3000,众心危惧,延昭则从容自若,悉发城中居民丁壮登城,被甲执械,日夜护守。一直坚持到十月间。时当初冬,本不甚冷,适值寒潮,气温骤降,杨延昭命城中军民汲水浇灌城墙,一夜之间城墙变得又坚固又光滑,辽军攻城不下,只好绕过遂城进攻别处。这次战役结束后,杨延昭等即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辽国南下进犯,身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的傅潜率领重兵驻扎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极避战,不积极打击进犯的辽军。而杨延昭以及杨嗣、石普等将领屡次请求傅潜增派人马,主动出击,傅潜都不听从,龟缩在中山。即使部下的将领出击取胜,傅潜也掩盖他们的功绩。后来宋真宗得到报告,将傅潜削职流放。宋真宗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宋真宗对杨延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大有父风,给他很优厚的赏赐。
咸平四年冬,契丹再发兵寇边,杨延昭与和当时另外一位边防骁将杨嗣共守保州,设伏兵于遂城西北之羊山,待辽军攻城,即以少数骑兵自北诱之,且战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尽歼辽军。杨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团练使,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当地居民为纪念这一胜利,因改羊山为杨山,或曰“藏兵山”。他和杨嗣,并称为二杨。杨延昭等人卓著的战绩,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经对宰相说:“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至于此。”咸平五年,辽国进攻保州,杨延昭和杨嗣率领部队支援,还未列阵,就遭到辽军突袭,部队损失很大。宋真宗以两人素以忠勇闻名,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杨延昭仍然担任莫州团练使。
咸平六年,杨延昭又被任命为缘边都巡检,后又迁为宁边军部署。景德元年(1004年),宋真宗将杨延昭的兵马增加到上万人,如辽国进犯,就屯驻静戎军之东,并许他便宜行事,不听都部署王超的指挥。这年,辽圣宗、萧太后率兵大举南侵,一直深入到黄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赖杨延昭等名将,力主抵抗。杨延昭反对议和。他上书认为: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杨延昭的主张和当时寇准的主张不谋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对此作出反应。
澶渊之盟订立后,杨延昭以为国耻,乃拒绝朝廷“勿伤北朝人骑”之命,与张凝、石普等痛歼辽军游骑不止。及辽军北退又不顾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独率所部万骑,进抵辽朝边界,破古城(今山西广灵西南)。景德二年杨延昭升任莫州防御使,并出知保州,后又任高阳关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线的边防。
杨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杨延昭像他父亲杨业那样智勇善战,能与士卒同甘苦,遇敌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爱戴,他前后守卫边境20多年,威名也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称之为“杨六郎”。有子三人:传永、德政、文广。宋真宗听到他死的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为之落泪,就连敌方契丹人也举哀致敬。北宋朝廷录用杨延昭的三个儿子为官,并且从杨延昭常从门客中选取有才能的人为官。杨延昭英勇善战,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正好处在北宋对辽国进行防御的时期,他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杨文广(?- 1074)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黄昏时赶到目的地,连夜抢修城寨,构筑好了防御工事,作好了战斗准备。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大至,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作好了准备,只能无奈的撤退,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斩获敌人很多。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候。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作为杨家将的第三代,杨文广并没有建立能与他祖辈父辈相提并论的功绩,因为此时北宋已经与辽国议和,而对西夏的政策也在和战间摇摆,只是防御。但是杨文广继承了杨家将世代忠心报国的传统,没有忘记收复幽燕,平定北方的理想,还在为这个奋斗了三代的目标努力。但是此时的宋朝积弊已深,而且修文偃武的风气已成,讳言用兵,杨文广的理想,是很难实现的。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历史中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
史载,杨业有七个儿子,除延玉与父同死之外,其他诸子都曾为国戍边,其中最著名的是杨延昭。而传说和戏曲中,说杨继业有八个儿子,即所谓“七狼八虎”,并说前七个是亲生,老八是养子,八人中有三人战死,一人被害,两人被俘,一人出家,只有六郎杨延昭能够始终坚持在前线抗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历史的真实。但根据史书,杨延昭在杨业的子女中排行第一,杨六郎实为杨大郎。他继杨业之后镇守三关,“智勇善战”、“号令严明”、“遇敌必身先,行阵克捷”,屡败辽兵。在边防二十余年,声威远扬,令辽兵闻风丧胆。按辽人的风俗,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专镇契丹,所以他们认为杨延昭就是那第六颗星,称其为“杨六郎”。后来的传说和戏曲当中以讹传讹,把杨延昭说成是令公第六子,他的几个弟弟反而成了他的兄长。
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遗民们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于是杨家将的故事得以广泛流传,在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将杨文广的事迹,创造出了一个杨宗保。还杜撰了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节。而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等。到了明朝,又有人编撰出《杨家将演义》,以及以《演义》为底本,写出了《北宋志传》,在戏曲中,杨家将的曲目更为兴盛,因为明朝中后期的形势,也是面临外敌入侵,朝廷积弱的局面,杨家将的故事也得以在这个背景下流传。在杨家将故事整个的流传过程中,作为官方,是希望通过宣传杨家将,强调忠孝的思想,而在民间的流传,是一个个的传奇故事,其中反映了许多民间愿望和思想。
而民间广泛流传的"杨门女将"的传说,又是以杨业一家忠烈勇武的事迹为基础,逐步扩衍而成的。 杨业妻子佘太君,本是能征善战的一员女将,曾助杨业立过战功。有趣的是杨文广本是杨延昭的儿子,传说和戏曲中却降他一辈,成了杨延昭之孙。据说杨文广的妻子复姓慕容,也是一名善战女将,“慕”与“穆”同音,久之就演化成了穆桂英,并让原本是夫与妻的两个人成了子与母。
杨业的弟弟杨崇勋和崇勋的曾孙杨畋也都做过宋朝的武将。杨家的确可称为“一门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