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一次跨国婚姻、又当了三年独身女人的陈鲁豫,最近传出婚讯。而令人惊奇的是,
老公竟是他的初恋男友——
相识:13岁
他是我的玩伴
鲁豫的新婚老公叫朱雷,是北京电视台的编导。“我们很小就认识了,算起来快20年
了!”
他们第一次见面大概是初中的一个暑假,当时鲁豫和朱雷双方的父母都是在一个单位。
放假的时候,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可做,他们偶尔会在一起玩。经常一起玩的一共有四个小孩
,两个男孩,两个女孩。鲁豫是其中那个年纪比较小的女孩,朱雷是其中那个比较爱讲笑话
、特别能贫的男孩。
“具体当时第一次见面的情景,我们在一起也谈起过,我企图回忆过,但是真的有点儿
记不清了,觉得很自然的就认识了,也没什么特别的。他却记得很清楚,他记得那天我穿着
一条花裙子。后来,很多年后我们在一起了,他曾经告诉过我,他那时就开始有点喜欢我了
。我的发型吗?应该和现在的差不多,也是短发,有没有头发帘我记不清了。”鲁豫说。
“记得那时经常在一起打牌,争上游。我和另外一个女孩一伙,输赢记不清了。反正留
下的记忆是快乐的。我那时候特别爱生气,不知道怎么就不高兴了。他似乎总在努力做一些
让我高兴起来、不再生气的事情。他是我们中间很活跃气氛、也很懂得照顾人的一个。”
相爱:18岁
广院金童玉女
小孩之间的友情在大学一年级转变成了爱情。“因为我们同岁,那一年我们一起考上了
北京广播学院。我的父母都是广电系统的,所以我一直认为我上大学一定要考广院。他为什
么考广院,是不是为了我,我不知道。我读的是国际新闻系,他是电视系。那时候,班上每
天有人取信发信。有一天,我就接到了他的一封信。在这之前,他从来没给我写过信,我也
不知道他的字是什么样子。接到那封信,还没打开,看到信封上的字,我就预感到那是一封
什么样的信了。后来,我们就开始在一起了。”
“我当时在广院是很不起眼、特别默默无闻的一个,但是很多人一提起我和他,会一下
子记起来。他们不是总一起去学生食堂吃饭?和我们在广院同一时期生活和学习的很多人,
后来知道我们在一起的消息,也回忆说上学的时候就经常看到我和他在一起,不是在图书馆
就是在学生食堂。当时在一起没什么特别的印象,倒是他有一天突然问我,记得吗,那时候
食堂中午的广播总是放赵传的歌!我好像没他记忆那么深刻。”
分手:21岁
初恋时不懂爱情
鲁豫的生活一直是很顺利的,朱雷也是,生活中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也许,太顺利了
,就会出现一些变化。“我是他的初恋女友,他也是我的第一个男朋友。事过多年,我们两
个人又在一起了,我们才意识到初恋时,我们真的不懂爱情。具体为什么,现在我们两个都
不愿意再提。反正,那是放寒假的时候,快到春节的前几天。记得,那年的春节特别难过,
整个世界都要毁了。”
后来,鲁豫参加了北京申奥的英语大赛得了第一名。再后来就到中央电视台做《艺
苑风景线》的主持人……经历了一段跨国婚姻之后,鲁豫从美国回来,到香港加盟了凤凰卫
视,有了《鲁豫说新闻》、《一点两岸三地谈》和现在的《鲁豫有约》。
重逢:9年后
什么都不曾改变
分隔了九年三千多天之后,两个失散多年的恋人又相见了!
“在这九年,我们一直没有任何联系。他也从不主动打听我的消息,并且从来不看有关
我的任何报道,也有意躲开有我节目的时间段才打开电视。”
“两年前的夏天。我们都认识的一个朋友把我的手机号码给了他,我们就约了见面时间
。那是在一个酒店的大堂,我们见了面就坐车去了另外一个地方。那年夏天流行皮拖,我就
穿了一双皮拖,衣服记得还是一条短裙,挺学生气的一副样子。相反,那天他却穿得比较成
熟,在这之前,他好像从来没有这样穿过。后来,我们在一起了,他又开始穿得像原来一样
了,比较随意和年轻。那次见面的感觉就好像是几天没见面的同学一样。”
“事隔九年之后,我们又以恋人的身份去见了双方的父母,那种感觉就好像是好多年不
见的孩子又回家了。父母没有说什么,但是我觉得他们的内心很受震动!毕竟两个孩子经过
这么多的事,又走在了一起。”
“我和他十三岁相识,十八岁相恋,二十一岁分开。九年后,我们又重逢。终于,明白
了什么都未曾改变。”
《北京青年》周刊 董慧/文
《结婚记》
●陈鲁豫
我们之间没有求婚的过程,因为没有必要。
我甚至觉得办结婚手续都多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要向别人申请、盖章,极不浪漫。
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告诉了高雁。听说我要结婚,她兴奋不已:“你们什么时候办婚礼
?婚礼内容我早就策划好了。主持人是文涛和许戈辉,地点在中国大饭店,舞台两侧设两块
大屏幕,播放社会各界的贺词还有你们俩面对镜头袒露恋爱经过……”
“你帮我打听打听,在香港结婚该找谁啊?”
高雁很快打听到了在香港登记结婚的程序:“你们俩带着证件去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就
行了。”听起来很简单,其实很复杂。
首先,要公证我俩的单身证明,然后,他要办赴港签证。最简单的方法要算跟旅行团赴
港旅游了。话说2002年11月22日中午,我一作完直播节目《凤凰午间特快》就急着
往家赶。他已经到了。正聚精会神地看着重播的《午间特快》。“老婆,今天我们旅行团的
人问我来香港看谁,我说看老婆,老婆在电视台工作,他们立刻问,是凤凰卫视吗?”
“他们没问你老婆是谁?”
“问了,我没好意思说是你。”
“这有什么,下次别人再问,你就说是小莉呗。”
香港婚姻登记处位于金钟大厦。我和老公诚惶诚恐地把一大堆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工
作人员一边翻看,一边指着桌上的日历说:“你们先挑个行礼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结婚
的人特别多,大会堂和红棉道都快排满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会堂。”
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在香港结婚的手续:首先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在结婚申请被批准
之日起三个月内举行婚礼,超过三个月仍未行礼的则需重新申请。行礼的地点有两个,红棉
道和大会堂。观礼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得少于两人,因为在结婚证书上需要两位证婚人的签
名。
我于是立刻打电话给高雁:“哎,婚礼晚会你先放放,12月31日你和老郭来做证婚
人吧。”
12月27日,离31日行礼的日子还有四天,老公再次跟旅行团来到香港。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29日晚上,高雁打来了电话,她听起来垂头丧气的:“怎么办
呐?31日我和郭志成都去不了了。我得出差,他在北京也有事。”
“没事没事,我再找人。”我嘴里安慰着她,脑子里可在飞快地搜寻着合适的人选,突
然有了灵感,“嘉耀和晓文怎么样?”嘉耀是我广院的师弟,嘉耀是个少年老成的人,办事
严谨有条理,在电话里听到我要结婚的消息,他非常冷静地说:“那我们31日早上8:5
0在红堪码头集合,坐9:00那一班船去大会堂。
31日一早,我7:00就起了床。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门。我的
造型略显简单:薄呢的连衣裙外面是一件浅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脚上是咖啡色的长靴。虽
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让我觉得舒服、自然。9:30,我和老公以及嘉耀、晓文
就正襟危坐在大会堂的接待室里了。
登记官是一个斯斯文文的中年女性,中等身材。她抬眼看了看那空无一人的几十把椅子
,神情中掠过一丝诧异。我想她从没见过只有五个人的婚礼。
老公先宣誓。他好像挺镇定,声调平稳,吐字清晰:“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和你结为
合法夫妻。”我低着头,拼命忍住笑。
“朱先生,你要说出你和陈小姐的名字。”对面的嘉耀和晓文,两个人脸都憋得通红,
还是死抗着不笑出声来。“我请在座各位见证,”老公旁若无人地念第二遍宣誓词,“我!
”他停顿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他的名字:“朱雷,和你……”我又紧张得屏住呼吸,还好,
毕竟刚才练了一遍,他熟练多了:“陈鲁豫结为夫妻。”
大功告成,我们终于结婚了。 (北京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