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用较少的时间,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认为,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此,我想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运用学具,让学生动手动脑,调动思维积极性。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需要通过操作实物的活动发展思维的。”小学生的认识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所以采用直观教学。让学生运用学具,动手动脑,可以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当出示例题“27+5”后,我让全班学生手摆小棒,边操作边思考,左边摆27根(2捆又7根),右边摆5根,把两部分合起来一共有多少根,先把什么相加?7根加5根是多少?再算什么?然后找学生在投影仪上再次操作,并说出操作过程。这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们都争着说过程。得出:先把7根和5根相加是12根,再把其中的10根扎成一捆,同原来的2捆合起来,再加上2根就是32根。随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图演示:先把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这样,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就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这样的动手操作,一方面为学生架起由感性到理性的桥梁,帮助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把客观上的“要我学”内化为主观上的“我要学”,改变了学生消极被动的学习局面。
二、运用知识的迁移,让学生主动学习。
数学本身是系统性、逻辑性很强,联系紧密的学科。许多新知识都是由旧知识发展而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习事半功倍。
例如,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教学时,我出示复习题:125×43、718×69,让学生演算后。说出计算步骤。
然后出示例题:314×235。学生看后愣住了,教师微笑着鼓励大家:“这道题老师不讲,你们根据前面学过的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来试一试,看谁的本领大?”老师的话,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个个兴趣盎然,积极进行尝试练习。
这时教师进行巡视,了解学生试算情况,对差生个别辅导。然后,选择典型作业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评改。同时,让学生说说: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时,乘得的数的末尾和谁对齐?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总结出乘数是三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最后再组织学生看课本,当发现自己的计算和书上相吻合时,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能力,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
人们常说:“观察是思维的门户”。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现象的部分进行观察,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他们就能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
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先出示口算题:(3+4)×2(40+20)×5 3×2+4×2 40×5+20×5学生口答后,设疑:(1)每组口算题中,两题的得数怎样?(2)每组题中两个算式有没有联系呢?犝庖晃剩瑺学生急于探索其中的奥秘。于是出现例题:(1)小强摆木块,每行摆5个白木块,3个红木块,摆了4行,小强一共摆了多少块?(用两种方法解答)。在学生用两种不同解法算出结果后,引导学生观察:(5+3)×4=5×4+3×4。接着让学生计算两组算式: (18+7)×6=18×6+7×6 20×(15+9)=20×15+20×9再让他们观察、分析、比较上面的四组等式,启发学生思考:等号左右两边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竖着看左边算式有什么相同点?(两个数和一个数相乘)右边呢?(两个加数都与这个数相乘,再加);横着看左右两边算式有什么关系?
在学生获得丰富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再让全班学生举例验证。此时,场面热烈,学生纷纷举手,接着让学生概括“乘法分配律”已是水到渠成。
这种启发学生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等逻辑方法,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学习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了“乘法分配律。”
总之,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启迪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