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组织比赛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4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条形统计图。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学校开展运动会的情况,出现几项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以及学生比赛情况。
教师:如果我们班也举行运动会,大家觉得要开展什么比赛好?
(二)、组织讨论。
小组中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感到要组织好比赛就必须经过调查统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1、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
在调查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准备怎样调查,该调查哪些同学,以及如何记录调查的结果。
在条形统计图中,填上自己小组所要调查的比赛项目。
( ) ( ) ( ) ( ) ( )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填写自己所要调查的项目。
2、组织学生在小范围内调查。
将调查的结果填写在条形统计图中。
展示学生作品
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调查,收集各项数据的。
几个人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3、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做答。
出示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喜欢( )活动的人数最多,喜欢( )活动的人数最少。
(3)你认为你们班最好组织什么比赛?
学生在汇报时,要与自己所做的统计图相符。可以请其他小组检查。
其中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决定,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理由。如:从统计图中看出,喜欢跳绳的人数最多,所以认为组织跳绳的比赛最好。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天什么知识你掌握得最好?哪些小朋友与你配合得最好?
今后还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板书设计:
组织比赛
( ) ( ) ( ) ( ) ( )
第二课时:练一练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页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谁先过河。
媒体出示:一条河的对岸有小鸡、兔子和小狗,在它们的面前有几道算式,要正确完成这些题目,小东物们才能顺利过河。
以小组形式,开始比赛,一人一题。
62 + 18 = 60 – 17 = 58 + 42 = 37 + 49 =
91 – 19 = 100 – 45 = 24 + 49 = 51 + 19 =
25 + 18 + 32 = 67 – 7 + 23 =
100 – 44 –44 = 57 + 34 – 39 =
表扬即快有正确的小组,同时也要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加油。
(二) 、实际应用。
1、统计水果的数量,涂一涂。
媒体出示,兔子喜欢吃的几种水果,以及统计表。
苹果 香蕉 桃子 梨
学生动手将调查和观察的结果涂在统计表中。
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共统计了( )种香蕉。
(2)( )水果的数量最多,( )水果的数量最少。
(3)苹果比香蕉多( )个。
(4)桃子至少再有( )个,就超过了苹果的个数。
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同时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以上问题解决后,让学生思考,从这个统计表中还可以提出什么相关问题。
学生汇报:梨比桃子少( )个?-------
可以自请学生回答问题,同时要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动手制作。
自制统计表。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根据小组成员商量的结果,自己制作一份统计表。
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汇报:展示学生的作品。
如:我调查了同学中喜欢颜色的人数,制作成下表
红色 黄色 绿色
提出相关问题:如,喜欢( )的人数最多,喜欢( )的人数最少。
喜欢红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 )人?
喜欢绿色的人比喜欢黄色的人多( )人?------------------
(四)、总结。
通过制作,你觉得学得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板书设计:
练一练
苹果 香蕉 桃子 梨
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共统计了( )种香蕉。
(2)( )水果的数量最多,( )水果的数量最少。
(3)苹果比香蕉多( )个。
(4)桃子至少再有( )个,就超过了苹果的个数。
第三课时:买气球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组织学生进行数据的收集及整理过程;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收集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初步体会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条形统计图。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小朋友们为了庆祝自己的节日,都正在积极地准备着。其中一个小朋友提议说要把教室布置成气球的世界。可是需要什么颜色的气球呢?他想征求大家的意见。
大家能帮帮他吗?
(二)、探索新知。
1、组织学生收集信息。
小组中就针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通过交流感到要想知道买多少个气球,以及买什么颜色的气球,就必须经过调查统计,使学生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
1、组织学生进行小调查。
在调查之前,先让学生思考一下,准备怎样调查,该调查哪些同学,以及如何记录调查的结果。
在条形统计图中,填上自己小组所要调查的比赛项目。
红色
黄色
绿色
蓝色
其他
学生根据自己小组的情况,填写自己所要调查的项目。
2、组织学生在小范围内调查。
将调查的结果填写在条形统计图中。
展示学生作品
并请学生说说,自己小组是怎么调查,收集各项数据的。
几个人是怎么分工合作的。
3、根据统计图进行相关做答。
出示问题:(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喜欢( )色的人数最少。
(3)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学生在汇报时,要与自己所做的统计图相符。可以请其他小组检查。
其中第三个问题,实际上是学生根据统计的结果作出决定,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说理由。如:因为喜欢某种颜色的人多,所以要多买一些。
(三)、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今天什么知识你掌握得最好?哪些小朋友与你配合得最好?与上一节课相比,什么知识掌握的更好?
今后还要朝着哪个方向努力?
板书设计:
买气球
统计图
(1)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2)喜欢( )色的人数最多,喜欢( )色的人数最少。
(3)布置会场,多买些什么颜色的气球比较好呢?
第四课时:实践活动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5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制作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明确调查的内容以及要求。
调查的内容:调查你们组同学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如:卡通片、新闻、电影、电视连续剧等。
调查的范围:本小组中的成员。
调查的记录:根据最近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出喜欢的条形统计图,并将结果记录出来。
(二)、学生进行调查活动。
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纪律地进行。
教师从旁进行指导,特别是注意小组中对于统计结果的记录。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
(三)、汇报成果。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说说自己小组的制作设想。
学生在表达他们的调查结果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如:我是在统计图中画“√”来表示,我是在统计图中涂颜色来表示,我是在统计图中画笑脸来表示--------
展示学生作品,并加以解释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的评价,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提出问题。
从自己制作的统计图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如:调查了几名同学?喜欢xx的比喜欢xx多几个?喜欢xx的比喜欢xx少几个?
你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什么?
(五)、总结。
从今天的实践活动中,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呢?
板书设计:
实践活动
卡通片
新闻
电影
其他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调查了( )名同学。
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多,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
整理和复习(二)
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2、 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回顾学习过程中自己的体会与进步,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三、 教学重点:复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
四、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五、 教学关键:发展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自我评估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六、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七、 教学过程:
(一)、开火车游戏。
出示口算卡片(书第87页的计算)
59+8 27+25 99-38 31-24
63-9 38+46 50-23 77+23
88-55 43-34 12+9 63+36
(二)、比较算式
出示书86页的第1副图
25+21 65-22
25+27 65-29
(1)、先只算出第1行算式的得数
(2)、根据一、二两行的关系推算出第二行算式的得数
如:先算25+21=46因为25+27与25+21比较一个加数相同都是25,27比21多6因此和也多6即46+6=52。所以25+27=52
(三)、我的成长足迹
1、 提出问题:
(1)、我最满意的一次数学作业……
(2)、我印象最深的一堂数学课……
(3)、我用数学解决了生活中的一个问题……
(4)、你还有哪些问题?
2、 学生小组交流
3、 分组汇报
4、 根据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进行解决。
(四)、总结
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复习100以内的加减法
25+21 65-22
25+27 65-29
先算25+21=4
6因为25+27与25+21比较
(一个加数相同都是25,27比21多6)
因此和也多6即46+6=52。所以25+27=52
第二课时:买东西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6、87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并巩固学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在实际购物活动中,能正确计算应付款和找回的钱,并巩固学生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人民币进行买卖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培养学生的购物能力和参与意识。
六、教学准备:转盘、表格。
七、教学过程:
(一)、购物情景导入。
1、出示体育运动商品的具体价目表:
羽毛球拍12元, 乒乓球拍10元
篮球50元 足球30元 排球15元
出示:“我有30元5角。”
2、让学生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
学生可能(1)、30元5角可以买什么?
(2)、30元5角买一个篮球够吗?差多少?
(3)、30元5角买了一副羽毛球拍,应找回多少钱?
(4)、30元5角最多可以买几样商品?……
3、小组交流,并汇报。
(二)、数学游戏。
出示转盘
1、 4人为一组进行游戏
2、游戏规则:
(1)、转转盘,确定你有多少钱。
(2)、在上页的体育用品中,选择你想买的东西,并算一算。
(3)、填写下表。
你有多少钱 你想买的东西的价钱 找回多少钱
3、先请1组示范(如:我转的钱是15元,我想买一个排球,因为排球正好也是15元,所以每找回钱。
如:我转的是20元,我想买一副乒乓球拍,因为乒乓球拍需10元,因此要找回10元钱,列式20-10=10(元))
4、全班分组进行游戏。
5、汇报游戏结果,集体订正。
(四)、总结。
说说,本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哪部分知识?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买东西
羽毛球拍12元, 乒乓球拍10元
篮球50元 足球30元 排球15元
你有多少钱 你想买的东西的价钱 找回多少钱
第三课时:复习统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实践活动”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制作统计图,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再次体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自制统计图。
七、教学过程:
(一)、明确调查的内容以及要求。
1、在完成统计图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适当的小结。
2、调查的内容:调查一个星期你家扔掉多少个塑料袋。
调查的范围:本小组中的成员。
调查的记录:根据最近自己所学的知识,自己动手制作出喜欢的条形统计图,并将结果记录出来。
(二)、反馈预习作业。
学生展示自己在家中所调查的情况,并加以说明统计图。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三)、学生进行调查活动。
在组长的带领下,有纪律地进行。
将自己调查的结果在小组进行汇报。
教师从旁进行指导,特别是注意小组中对于统计结果的记录。
教师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过程中。
三、汇报成果。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时说说自己小组的制作设想。
学生在表达他们的调查结果时,可能会有不同的方式,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相互交流。
如:我是在统计图中画“√”来表示,我是在统计图中涂颜色来表示,我是在统计图中画笑脸来表示--------
展示学生作品,并加以解释后,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相的评价,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提出问题。
从自己制作的统计图中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如:调查了几名同学?哪一天扔的塑料袋最多?哪一天扔的塑料袋最少?
扔得最多的比扔得最少的多扔几个?扔得最少的比扔得最多的少扔几个?
你从统计结果中,可以发现什么?
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塑料袋对环境的是有害。
为了保护环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五)、总结。
通过今天的上课,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复习统计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第四课时:练一练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7页的内容,以及相关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计算有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对统计图有更深刻的了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通过练习,让学生对所学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计算有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认识人民币,以及人民币之间的兑换;对统计图有更深刻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关键:让学生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具、学具的准备:电脑多媒体。
七、教学过程:
一、经典闯关。
(1)、每个小组请一位学生回答,答对一题加5分。
1、5元可以换( )张1元和( )张2元。
2、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比最小的三位数少( )。
3、44 + 29 – 16 = ( )
4、28 + 37 + 19 =9 ( )
(2)、用竖式计算。
以小组为单位,每人做一题,没做对一题加3分。
90 – 36 – 24 = 27 + 65 – 38 =
100 – 55 + 17 = 43 + 38 + 19 =
80 – 26 + 35 = 32 + 49 – 30=
14 + 37 + 45 = 65 – 56 + 12 =
学生完成后,集体反馈,请学生互相检查,找出问题,并加以纠正。
(二)、解决问题。
1、同学们拍球,结果如下表:
姓名 小明 小林 小华 小红
个数 18 12 30
(1) 小明比小林多拍几个?
(1) 小红比小明多拍8个,小红拍了多少个?
(2) 四人一共拍了多少个?
(3) 小林要想超过小华,至少再拍多少个?
学生独立解答,再说出想法。
2、 38元 4元 8元 12元
书包 剪刀 彩笔 文具盒
(1)买一个书包和一个剪刀,共用多少钱?
(2)小明有3个10元钱,要买一盒彩笔和一个文具盒,钱够吗?还差多少钱?
(3)50元钱买一个书包和一盒彩笔,还剩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再解答,说出想法。
1、 小力在整理邮票册时,自己数了数每种邮票的数量。
种类 动物 风景 人物 建筑
张数 6 4 10 12
(1)在下面的格子里涂色表示各种邮票的数量。
动物
风景
人物
建筑
(2)( )邮票最多,( )邮票最少。
(3)小力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三)、总结。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最喜欢学的知识是什么?什么知识又是你掌握不够好的?
你觉得自己进步了吗?
板书设计:
练一练
5元可以换( )张1元和( )张2元。
最小的两位数是( ),它比最小的三位数少( )。
44 + 29 – 16 = ( )
28 + 37 + 19 =9 ( )
此教案WORD文档下载:http://www.xszx.org/00jiaoan/bsd0208.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