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代 http://www.onefeel.net/bbs

湖南一师校友论坛是一师学子的网上家园。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1楼
黑色幽默 发表于:2003/2/27 13:16:51
作者:彭小兵   他是一位胸怀大志的文学青年。   1990年,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他立志要做一个诗人,他要写一首中国最长的诗歌,这首诗歌要成为中国的荷马史诗。他想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活一趟不容易,要活就要活 出个名堂来。从此,他满脑子里装的都是诗歌。他躲在房里写啊写啊,饿着肚子写诗成了常事。不理解他的人认为他这个人是不是大脑有问题,为了几首破诗饭也不吃。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喜欢诗歌,是不是他发神经了。还有的人干脆用一种戏弄的口气叫他“诗人”。人们对赵京辉的嘲笑并没有让他放弃,他依然坚持着他的理想,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无比执著——   赵京辉:10年写诗50万行   湖南省邵东县简家垅乡农业站有一个怪人赵京辉,他喜欢诗歌到了着迷的地步。他从19 90年开始写诗,写了10年,而这10年他只写了一首诗,一边写一边改,草稿共写了50万行,他给这首诗起的名字叫《梦境家园》。全诗共分10个章节,以叙事为主,他想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与思想。他说他要把这首诗写成中国的荷马史诗,他发誓他在没有写好这首诗之前,决不结婚。为了写诗,他遭到了父母的极力反对,几乎断绝关系。在他最艰难的时候,他曾经把自己关在借来的黑屋子里,点着蜡烛写,有时一天只吃一碗米粉,或者吃几个水果度日。   2001年5月,他的诗歌写完后,一个姑娘也爱上了他,她说做一件事这么有恒心的人如今很少,她喜欢他做一件事情的认真。尽管她与赵京辉谈恋爱时赵京辉所有的家当只有一张床,一支破笔,但她说,她不会后悔。   如今,赵京辉正在寻求出版商出版他的诗歌,他准备不管自己经济多么地艰难,也要在今明两年把诗集出版。2001年9月13日,记者在赵京辉的老家邵东县棠下桥祥龙村找到了这位“怪人”,他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要写中国最长的诗歌   赵京辉的老家与著名画家李自健同一个村庄,他今年已29岁了,邵阳农校毕业。毕业后分配到了邵东县简家垅乡农业站作了一名农技员。在学校里他就爱好诗歌,他写的抒情诗曾经在学校的文学社里就有了名气。参加工作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接触了一些有关诗歌方面的书籍。也通读了许多在世界上很有影响的诗歌。1990年,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目标:他立志要做一个诗人,他要写一首中国最长的诗歌,这首诗歌要成为中国的荷马史诗。他想人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活一趟不容易,要活就要活出个名堂来。   第一年,他开始写诗时还坚持一边上班一边写诗,只是利用空余的时间写,但很入迷,有时候在上班的时候,他都走神在想他的诗应该怎么写。晚上回到宿舍,他就把自己关在房子里不出去,一直要写到晚上两点多钟,灵感来了,他就写通宵。下午他假如提前下了班,他更不会出来,食堂开饭了,他忘记了去吃饭。其时,他满脑子里装的是诗歌。饿着肚子写诗成了常事。后来,同事们知道了他在写诗,不理解他的人就认为他这个人是不是大脑有问题。为了几首破诗饭也不吃。都什么年代了,居然还有人喜欢诗歌,是不是他发神经了。还有的人更干脆,叫他时不再叫他的名字了,而是用一种戏弄的口气叫他“诗人”。人们对赵京辉的嘲笑并没有让他放弃,他依然坚持着他的理想,第一年,他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他写了近万行。   为了诗歌,他跑到了北京   第二年他写诗的进度慢了下来,他发现自己还欠缺许多的东西。下半年,他决定出去走走,一方面出去散散心,找几个写诗歌的老师学习学习,另方面想通过这次出游能够激发自己更多的创作灵感。他把自己这次出走的目标定在了北京。当时北京的诗人西川在国内很有名气,他在北京搞了一个诗歌爱好者的集会场所——幸存者俱乐部。他想到北京去拜访西川老师,学习一些写诗的技巧。那一次,他刚参加工作还没有多久,去北京时也没有带很多钱。等他到了北京后,由于人生地不熟,找西川老师找了几天都没有找到。这时,他的钱也差不多花完了。他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伙食标准,住最便宜的地方,每天只吃一顿饭,能够走路就尽量走路。几天后,他终于找到了西川的幸存者诗歌俱乐部。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西川老师当时不在北京,到上海去了。然而,俱乐部里却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与诗歌爱好者,在那里,赵京辉与他们在一起呆了一个星期,大家在一起交流,他也学到了许多东西。临走时,西川还没有回来,赵金辉就留下了自己的诗歌和一封信,回到了家乡。后来,西川老师从上海回来后,特意给他写了一封信来,鼓励他要继续把自己的事情继续下去,只要有恒心,他一定会成功的。这封信给了他很大的鼓励,从北京回来后,他发现,在他的路上,还有着许多与他同行的人。   他资助了朋友,自己却因此而陷入了困境   1995年,他的一个写诗歌的朋友病了,检查后发现是癌症,住进了医院。赵京辉和他平时的关系比较好,就去看了他。到医院后,朋友拉住他的手,说他不想死,他还想活下去,他还要写许多的诗歌,哭了。他求赵京辉借点钱给他动手术,赵京辉可怜他,当时他正好有单位的一笔做生意的资金在手上。回去后,他就从银行里把钱取了出来,给朋友送了过去。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朋友手术后出院不久,就因病情恶化死了。这笔将近10000元的债务就由赵京辉承担了。许多人笑他是书呆子,对一个要死的人了还借钱给他。单位看他人老实,又是帮助朋友,也就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钱要还的,从他每个月的工资中慢慢地扣除。从那时起,赵京辉就开始过上了苦行僧似的生活。他每个月的工资本来就不多,扣了后,就只剩下百十元钱了。生活这时发生了困难。他就搬回了老家住。   父母把他的铺盖扔出了门外   赵京辉搬回老家住并没有受到父母的欢迎,他的这种状态在父母眼中是“歪门邪道”——放着好好的班不上的做法早就引起了父母的不满,参加工作后不但没有给家里钱,父母每年还给他补贴了不少。这次回家后,母亲就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和他吵了起来。母亲说,家里出了败家子了,我辛辛苦苦好不容易送你读了书出来,福没有享到,还要来为你操心。父亲则阴着脸坐在堂屋的中央不说话。回家的第一天,赵京辉饭也没有吃,就躺在床上睡了,他感到自己的心里很苦。   在老家的日子,他与父母经常吵架,父母一看他写诗,就不顺眼。就骂人,有时甚至还不给他吃饭,一家人不理他。因而,赵京辉有时侯在家几天弄不到饭吃也成了常事,他常常是啃几个生红薯吃就对付一顿。再之,两位老人对他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结婚也非常恼火,看着与儿子同龄的人一个又一个有了儿子,他们的心里就急。父母的苦处,赵京辉理解,然而,要他停下来不写诗,那不可能。他说,他确实欠父母的很多,两个老人在他的身上没有得到什么,还要他们为自己的事情操心。对父母,他至今心有愧疚。在家的那段时间,他与父母的关系发展到一见面就吵架,有几次,父母还把他的铺盖扔了出去。母亲为了他,常常是眼泪不干。与父母没有办法相处下去了,他只得搬了出来,正好,他的姑妈要出去做生意了,腾出了一处房子。他就借住到了姑妈的家。他当时的工资扣了后只有100来元,没有钱,他一个人为了省钱就不开火,喝自来水,吃饭一天就吃一碗面条。有时候,一天下来就吃几个水果度日。常常是买点东西上去,在楼上一个星期不下来。他躲在房里写啊写啊,进入了一种忘我的状态。他说,那段时间,他完全投入了,走路有一种脚下生辉的感觉,一天不吃饭他也不觉得肚子饿。写出好的诗了,他就一个人在房里欣赏。那段时间,他没钱吃饭是常有的事情,衣服一个星期,十天半个月也不洗一次。身上,常常发出一股酸臭的味道。然而,他的精神状态很好,他从没有为自己因为穷而颓唐过。在那所房子,他住了5年,房子没有电,他在那里点蜡烛写了5年。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之下,他都没有颓唐过,看到他的人都说他的精神状态很好。他的心中,始终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他想,只要自己努力,前面一定会充满阳光。   在他的路上,朋友的帮助让他难忘   就在他最艰难的时候,有两个人给予了他很大的帮助。当时在邵东有一个民间文学团体叫天风笔社,笔社的发起者邓星照也是一个写诗歌的,还有一个写小说的王苍芳也注意了他,在他们的关心下,赵京辉加入了这个组织。这个组织的成员是一帮文学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他们在文学的路上互相鼓励,探讨写作上的一些问题。大家常常在一起谈谈心,开笔会,互相交流。在邓星照的关注下,文友们对赵京辉的处境很同情,大家常常接济他,给他点钱,在精神上鼓励他,要他坚持下去,这些鼓励对赵京辉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1996年是他生命中最灰暗的一段时间,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的诗歌在这些朋友的鼓励下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的成熟。天风笔社是一个民办团体,每一个参加者每年要交会费以支持活动的开支,但作为负责人的邓星照没有要他交钱,开交流会了,总是第一个通知他。在加入天风笔社的时间里,他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令赵京辉一辈子也感激不尽。现在在邵东县委宣传部任职的邓星照说起赵京辉时,说他这个人不简单,能吃苦,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都能把自己的事情继续下去,很少见。他记得有一次,赵京辉到县城来找他,他就请他吃饭,赵说:“吃米粉吧,别吃饭了。”他认为让朋友太破费了不好意思。在他的生活中,当时吃饭对他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奢侈的享受了。那一顿,他吃了九碗饭,邓星照在一旁看着都心酸。   偏偏就因为他的执著,一个姑娘决定嫁给他   赵京辉因为写诗耽误了自己的婚事,母亲想自己的儿子这辈子是要打光棍了,他自己也认为不会有姑娘会爱上自己的,但他相信缘分。对于自己的婚事,他觉得要一切随缘。这时,爱神降临了,一次,他在姑妈家作客。一个眉清目秀的姑娘正好也在姑妈家玩,俩人没有说话,但姑娘对他的印象很好,姑娘叫容蓉,是当地的一位副镇长的女儿。后来,赵京辉的姑妈就在中间为他们俩人牵上了线,他们相爱了。赵京辉告诉了她自己的故事,姑娘被他的故事感动了。她说她喜欢他的憨厚与诚实,她决定要嫁给他。然而,当容蓉的家人知道他俩人在谈恋爱的时候,一家人站出来反对了。母亲说,你嫁给了那个疯子我看你今后吃什么。父亲更是不同意,甚至说假如她嫁给了赵京辉,他就不会认她这个女儿。当时,赵京辉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是很不好的,大家认为,他这样的人是不适合过日子的,容蓉是个勇敢的姑娘,她顶住了各种压力,还是决定要嫁给他。容蓉想:一个男人,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下能够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做下去,真的是不简单,这样的男人,她佩服他的恒心与毅力。她想,这样的人的责任心肯定也是很强的,跟这样的人她心里踏实。家人看姑娘的决心已定,知道再怎么阻拦都没有用了,也就默许了他们的婚事。两口子相约等赵京辉的诗歌写完后就结婚。   2001年5月,赵京辉写了10年的诗歌写完了,诗写完后,赵京挥就与容蓉结了婚。婚后他的生存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岳父母对他也改变了看法,父母见他要结婚了,也消除了以前对他的成见,一家人给了他很大的帮助。帮他还了以前的欠款,父母还给了他两通间的土砖房子。家具与电器是岳父给他办的,老婆很勤劳,在一家私营打火机厂上班,每月能够挣500元的工资,他每个月去站里上几天班,也有个300来元的收入。闲下来时,就修改他的诗。他说他对他目前的生活很满意,等诗歌完全修改好了,他还要寻求一家有实力的出版商,一定要把它出版出来……
2楼
黑色幽默 发表于:2003/2/27 13:20:12
对于像赵京辉这样的文学青年,您到底怎么看?您身边是否还有像他们这样穷困潦倒却仍执著并痴迷于文学的青年?您支持他们的这种追求吗?您觉得我们这个时代是否还需要文学青年、需要什么样的文学青年?
3楼
圣贤大盗 发表于:2003/2/27 18:36:52
文学是自私的! 跟别人无干 SHIT! 逼我说这个,让我恶心地看到了一大堆赤裸裸的所谓文人!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Powered By 湖南一师校友论坛
Processed in .08984 s, 5 queries.